Workflow
北部湾再落一子!广东何以频繁押注“海上风电”这一赛道
南方都市报·2025-07-15 12:34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广东省北部湾海上风电发展有限公司由广东省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持股50%)、湛江市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运达股份(300772)、广州工控产业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 [1] - 广东省国资委通过股权穿透持有该公司20.0977%股份 [1][2] - 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位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营范围涵盖发电技术、风电/太阳能技术服务及储能技术 [2] 北部湾海上风电优势 - 北部湾海域风能资源丰富、水深适中、台风影响较小,具备建设和运维成本优势 [3] - 湛江作为粤西核心城市,已建成及规划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160万千瓦 [5] - 2024年底湛江三个新开工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140亿元,总装机110万千瓦,年发电量37亿千瓦时,减排278万吨二氧化碳 [5] 广东海上风电发展格局 - 截至2025年6月,广东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51万千瓦(全国第一),年发电量超360亿千瓦时,等效节省标煤1000万吨/减排2700万吨二氧化碳 [6] - 粤西(阳江/湛江/珠海)占全省并网项目的70%(18个项目/700万千瓦),粤东(惠州/揭阳/汕头/汕尾)占30%(9个项目/450万千瓦) [6] - 2025年广东计划投产海上风电1500万千瓦,26个省级重点项目总装机140万千瓦 [7] 产业链与海洋经济 - 广东已形成从风机整机制造到海缆、安装船及运维服务的完整海上风电产业生态 [7]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超2万亿元(占全国20%、全省GDP14%),海洋制造业增加值超5000亿元,新兴产业增加值411亿元 [9] - 海洋装备领域,广东设计制造国内及东南亚60%深远海养殖装备,"海基二号"平台高度达428米/重量超5万吨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