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2家机器人公司抢滩港股 未盈利企业资本新局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15 14:28

港股机器人企业上市热潮 - 2025年上半年已有12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包括乐动机器人、卧安机器人、斯坦德、仙工智能等新兴企业,以及埃斯顿、兆威机电等A股上市公司 [1] - 2025年前5个月机器人领域融资额达232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209亿元的总和 [1] - 港股市场IPO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完成42宗IPO,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22%,暂列全球第一 [4] 行业现状与商业模式 - 机器人行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人形机器人仍处于场景找寻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 [3] - 中航证券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约200万台,对应市场空间约5700亿元 高盛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1540亿美元 [4] - 港交所2023年推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新规(18C章),降低未盈利企业上市门槛,已商业化公司市值门槛从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收入门槛仅需2.5亿港元 [4] 企业财务表现 - 已上市的优必选2024年营收13.05亿元,净亏损11.6亿元 越疆科技2024年营收3.74亿元,净亏损9536.3万元 [3] - 排队IPO的12家机器人企业中有10家亏损 例如乐动机器人近3年营收分别为2.34亿元、2.77亿元和4.67亿元,但同期净亏损分别为0.73亿元、0.68亿元和0.56亿元,3年累计亏损2亿元 [3] - 卧安机器人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75亿元、4.57亿元、6.1亿元,但同期亏损分别为8698.3万元、1637.6万元、307.4万元,三年累计亏损1.06亿元 [3] A+H战略与成熟企业动向 - 兆威机电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1.8亿元和2.25亿元 2024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6.83亿元,占整体营收44% 公司推出自研灵巧手产品切入具身机器人赛道 [5] - 埃斯顿2024年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下降13.8% 归母净利润亏损8.1亿元,同比下降700.1% 公司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 [6][7] - 港股市场再融资表现强劲,2025年股权融资规模达2879.82亿港元,同比大增350.56% 地平线机器人14个月内完成4次配售融资46.74亿港元 [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被视为中国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资本将加速向技术头部聚集,行业或将迎来洗牌 [8] - 港股IPO热潮本质是机器人行业在资本与技术鸿沟间的"撑竿跳" 对亏损企业是维系研发投入的"及时雨",对盈利企业则是开辟新业务、完成全球化布局的跳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