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已经收了1000亿美元,通胀为何仍不见踪影?
金十数据·2025-07-15 14:53
关税实施现状 - 美国财政部已征收创纪录的1000亿美元关税,2025年预计达到3000亿美元 [2] - 四分之三的进口商计划将部分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 [2] - 钢铝关税3月生效、6月加码,其他多项"对等"关税原定4月初宣布但被推迟 [4] 通胀数据异常原因 - 5月CPI通胀仅为2.4%,连续四个月低于预期 [3] - 进口价格实际在下降,CEA简报证实这一现象 [3] - 价格数据收集与发布滞后,截至7月中旬CPI和PCE数据只覆盖到5月 [4] 企业应对策略 - 大企业提前大量囤货导致进口激增,GDP短暂出现负增长 [4] - 企业按"替代成本"定价,但因未来成本不确定性不敢轻易调价 [5] - 小企业更倾向自行消化关税成本,5月支付的关税总额是2022年两倍 [5] 行业动态与博弈 - 日本车企主动降价近20%以抵消关税负担 [6] - 沃尔玛等零售商可能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而非直接转嫁成本 [6] - 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施压零售巨头限制价格转嫁 [5] 消费者因素影响 - 消费者因过去几年高通胀已"捉襟见肘",企业担心失去客户 [5] - 疫情期间积累的"超额储蓄"耗尽,企业涨价底气不足 [6] - 疫情期间消费者愿意为涨价埋单,但当前环境完全不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