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刘靓:量化生命,AI+长寿科技助力百岁时代 | 钛资本医疗健康组
钛媒体APP·2025-07-15 16:15

AI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 - AI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应用历史悠久,从阿尔法狗到阿尔法折叠再到ChatGPT和DeepSeek,被视为提升效率的工具[1] - AI在推动人类健康和长寿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尤其在量化生命和长寿科技领域[1][2] - 美国阿塔健康研究计划投入5200万美元,通过AI技术处理海量数据实现精准检测和个性化干预[18] 人类寿命与健康现状 - 日本女性平均寿命87岁,男性81岁,中国平均寿命约74岁[2] - 1900年美国平均寿命不足50岁,二战后提升至70岁,主要归功于公共卫生技术进步[2] - 男性健康寿命与平均寿命差距8.8岁,女性差距12岁,晚年多受慢性病困扰[3] 医学发展阶段与理念 - 医学1.0以观察和假设为主,医学2.0是循证医学,医学3.0强调预防和"治未病"[3][4] - 医学3.0目标是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慢性病,延长健康寿命至90-100岁[4] - 长寿基因因素仅占15%,85%取决于后天生活习惯[4] 衰老的14个标记物 - 2013年提出9个衰老标记物,2023年更新为12个,2025年扩展到14个[5] - 标记物包括基因组不稳定、端粒缩短、表观遗传改变、蛋白质稳态失衡等[5] - 每个标记物对应特定干预手段,如规律运动延缓端粒缩短,间歇性断食改善自噬功能[6][7][8][9] 衰老相关疾病与干预 - 心血管疾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外基质改变、细胞衰老相关[20] - 肿瘤与基因组不稳定、蛋白质稳态失衡、慢性炎症相关[21][22] - 退行性神经疾病与蛋白质稳态失衡、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23] - 代谢紊乱与营养感知失调、慢性炎症相关[24] 抗衰老干预措施 -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减少压力[27][28][29][30] - 营养补充包括辅酶Q10、维生素B族、抗氧化剂、胶原蛋白、益生菌[31] - 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物、胰岛素增敏剂、抗氧化药物[32] 生命数字化与健康管理 - 连续血糖监测每15-30分钟获取数据,实现糖尿病精准管理[33] - 可穿戴设备监测心率、血氧、睡眠等指标[34] - 基因检测和肠道微生物检测提供全面健康评估[35] - 企业家群体生命数据化程度低,影响精准干预效果[37] 健康管理市场现状与趋势 - 全球膳食补充剂市场监管宽松导致市场混乱[38] - 中国65岁以上老人预计2030-2035年达4亿,中式养生重新受关注[39] - 个性化干预需结合定期体检和生物标记物检测[40] - 抗衰干预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心理健康等多维度方法[41] 案例与实践 - 51岁男性通过全面检测发现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问题,采用膳食补充剂和药食同源方案改善健康[42] - 早期检测和干预有望将人类寿命延长至100岁,降低心血管疾病等主要死亡原因发病率[43] AI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 AI技术可连续获取用户数据,将复杂科学术语转化为通俗语言[44] - 量化健康和量化生命领域在硅谷和美国加速发展,AI技术将推动这一趋势[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