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15亿元、115.49亿元及125.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02亿元、6.52亿元和6.14亿元 [2] - 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0.58%和8.44%,增速呈现放缓趋势 [3] - 2024年综合毛利率为14.88%,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4.59% [3] - 主营业务毛利率连续三年下滑,从2022年15.94%降至2023年15.20%和2024年14.59% [5] 产品结构与市场份额 - 高压线束2024年毛利率11.27%较2023年12.25%下降0.98个百分点,收入占比从6.21%提升至10.21% [11] - 低压线束2024年毛利率11.99%较2023年13.49%下降1.5个百分点,收入占比从93.79%降至89.79% [11] - 汽车线束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约1196亿元,公司市场份额8.45% [4] - 汽车连接器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约478亿元,公司市场份额3.52% [4] 客户合作与业务影响 - 吉利汽车2024年进入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100.1亿元 [9] - 与吉利汽车合作导致高压线束毛利率2023年下降5.2个百分点,2024年再降0.98个百分点 [9][10] - 前五大客户2024年合计销售593.4亿元,2023年为606.4亿元 [9] - 主要客户包括奇瑞汽车、上汽集团、理想汽车等主流车企 [7] 成本与价格压力 - 铜材采购价格上涨,沪铜在8万元/吨徘徊,沪铝超越2万元/吨大关 [6]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降价,单位成本增幅高于平均单价增幅 [10] - 主机厂价格战导致产业链利润分配失衡,向上游传导成本压力 [3] - 安徽生产基地量产爬坡阶段固定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损耗较高 [10] 行业环境与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线束单车价值约5000元,传统乘用车线束单车价值在2500-4500元区间 [4] - 汽车电子功能复杂化推动线束重量提升,轻量化技术驱动以铝代铜需求 [5] - 车企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缩短至60天以内,但价格压力持续存在 [12] - 行业内卷式竞争导致"增量不增利"的产业生态 [3] 募投项目与战略规划 - 计划募集资金24.6亿元投向连接器技改扩产、线束生产基地、汽车电子生产基地等项目 [5] - 募投项目将提升研发能力、提高生产智能化程度并扩大产能规模 [5] - 项目包括天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及产业园配套建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