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4国谈判没有进展,美国想和中国谈判,特朗普:我和中国关系很好
搜狐财经·2025-07-15 18:00

贸易博弈局势 - 美国与14国谈判破裂后转向中国,尽管言辞强硬但行动显现松动,关税杠杆未取得实质妥协 [1] - 美国对日本、韩国、泰国等14国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惩罚性关税,设定24天回应期限 [2] - 欧盟、韩国、日本等国家均未让步,东盟国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一致性拒绝单边关税威胁 [3] - 美国仅与英国和越南达成框架性共识,其他国家的谈判全部告吹,东南亚国家态度让华盛顿陷入尴尬 [6] 各国反应与影响 - 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集体拒绝谈判,日本媒体分析美国对亚洲制造业依赖极深,高关税会推高国内通胀 [10] - 美国国内工厂联盟警告提升亚洲零部件关税将导致本土工厂裁员,国内压力已达顶峰 [10] -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直言美国做法损人不利己,韩国驻美大使递交抗议照会表示不参与不对称谈判框架 [28] - 泰国官媒评论称这是一次失败的剥削实验,东亚和南方国家形成协同抵抗 [30] 美国策略转向 - 特朗普改变口风称与中国关系非常好,贸易问题可以谈,对比此前强硬态度首次明显软化 [14] - 美国商务部筹备8月初与中方技术性磋商,派遣经验丰富的助理部长贝森特率团 [16] - 商务部秘密提交建议拟豁免部分中国产品关税,涵盖电子元件、药品活性成分、太阳能组件等 [20] - 财政部半年多来首次不再对中国出口数据发表评论,显示内部压力和困难 [22] 产业链与全球分工 - 美国意图重塑全球产业链,剥夺中国、东南亚及日韩的成本优势,但全球分工非行政命令能左右 [37] - 日本汽车零件依赖中国,韩国半导体设备采购自东南亚,东盟国家中转运输离不开中国港口 [39] - 美国自身制造能力尚未恢复,资本观望,工厂未建,劳动力缺口明显,断别人饭碗可能自断生路 [39] 中方态度与策略 - 中方态度明确:不愿意打但不怕打,愿谈则谈,需回绝时也坚定回绝,贸易谈判不是美国说变就变 [24] - 外交部回应反对单边主义和关税胁迫,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分歧,未直接表态是否谈判 [24] - 中方克制和冷静传递明确信号:合作必须基于相互尊重,不接美国边打边谈的手法 [24] - 中方不急躁耐心十足决不示弱,看透美国算盘明白不能再被牵着鼻子走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