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供应链管理行业概况 - 山东省供应链管理相关企业现存量达14.51万家,主要分布在青岛市(3.61万家)、济南市(2.55万家)和临沂市(1.77万家)[2] - 从成立年限看,36.68%的企业成立年限在1-3年,24.44%的企业成立年限在1年以内,显示行业较新且充满活力[2] - 2020年以来企业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3年注册量首次突破3万家达3.67万家,2024年注册量为3.34万家,2025年截至目前已注册2.15万家[4] 近期行业动态与事件 - 7月14日,山东亚朗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90%国有股权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该公司截至2025年5月31日的负债总额为3715.30万元[1] - 2025年7月,华霆(山东)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青岛信锦供应链有限公司和山东齐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相继成立[1]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开幕,共有651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境外参展商占比35%,实际参展商达1200家[2] 政策支持与金融布局 - 山东省发布《“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机制和加强供应链融资服务两方面举措[7] - 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设立再贴现专项额度,对符合条件的已贴现供应链票据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并对核心企业、平台及金融机构给予财政奖励[7] - 山东在2024年供应链金融相关政策发布数量上位列全国前列,与湖北、广东、重庆四地政策发布数量之和占全国总数的40%[5] 各产业及地方供应链金融发展 - 工业领域提出建设50个以上省级“产业大脑”,利用数字技术提供集采统销、共享物流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服务[7] - 农业领域设立规模1亿元的龙头企业提振行动专项服务资金,开发“一次授信,随借随还”等信贷产品,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8] - 青岛市通过立法明确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临沂市则强调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并支持市级征信服务平台建设[9][10]
财经观察丨山东供应链管理和山东供应链金融“盘子”有多大?
齐鲁晚报·2025-07-15 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