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火箭飞船如何做到“一约既定,星河无阻”?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7月15日5时34分由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约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2] - 飞船装载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2] - 本次发射各系统配合默契,火箭飞船表现出色,入轨精度高,达到"十环精度"[5]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技术特点 -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长53.1米,整流罩直径4.2米,起飞重量约597吨,起飞推力72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4吨[9] - 本次是长七火箭第10次发射,长七系列火箭第20次发射[9] - 采用新三垂测发模式,具备零窗口发射能力,可推迟120秒点火[9] - 具备低温推进剂不卸除推迟24小时发射能力,可在中雨条件下发射[9] - 已准备一发备用箭在天津总装厂房待命,保证空间站任务正常运行[9] - 具备故障情况下三个月内再次组织发射的能力[9]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任务特点 - 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货运飞船上行物资装载量新高,约6.5吨,比以往多百余公斤[10] - 首次具备三个月应急发射能力[10] - 使用三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实现该模式常态化[10] - 搭载两项试验载荷:光学频率梳太空高精度测距技术验证载荷和新型绿色离子液体空间推进技术实验载荷[11] 航天员生活保障 - 航天食品种类从170余种增加到190余种,飞行食谱周期由7天延长到10天[11] - 上行专门针对核心肌群的锻炼装置,与抗阻力锻炼装置组合使用可实现对航天员全身各主要肌群的防护[11][12] - 核心肌肉锻炼装置可开展恒定阻力锻炼,有效预防椎旁肌等深层肌群萎缩[12] 科学实验内容 - 包括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领域共23项科学实验[12] - 3项生命科学实验项目需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展样品制备和临射安装,包含骨骼肌前体细胞、肝细胞、脑类器官芯片等实验样品[12] - 通过梦天舱燃烧科学实验柜开展微重力近极限火焰模拟强湍流火焰分区行为研究等科学实验[13] 交会对接技术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北京时间7月15日8时5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15] - 采用3小时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相较传统6.5小时方案提速50%以上[16] - 通过3000余次全工况仿真优化自适应轨道算法,确保全相位精准适应[17] - 采用"多源融合导航技术"解决强光干扰问题[19] - 36次交会对接100%成功率,快速对接技术国际领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