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末,我国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1]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主力军和产业链安全稳定器,具有"轻资产、高创新"的发展特点 [1][4] - 2021年至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超百亿元资金分三批重点支持超千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财政金融政策协同作用 - 财政金融政策协同通过政策联动、资金撬动、风险分担,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2] - 财政政策侧重总需求管理和结构性调控,金融政策更侧重流动性管理和价格调控 [1] - 政策协同可稳定企业预期、提升发展信心,提高财政金融资源配置效能 [2] 现有支持措施 - 出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优惠政策 [3] - 创新"商行+投行""债权+股权""融资+融智"等多元化融资服务 [3] - 探索前期注资引导与后期补助奖励相结合的支持方式 [5] 面临挑战 - 创新生态体系不完善,数字化转型不平衡,特色化集群优势有待凸显 [4] - 研发投入强度大与资金回收周期错配明显,"补贴到位但融资难"问题突出 [4] - 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较小,直接融资门槛较高 [4] 政策优化方向 - 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突破100%,扩大适用行业范围 [5] - 完善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长期资本运作机制 [5][6] -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完善科技保险产品体系 [6] 创新生态建设 - 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方式,探索"揭榜挂帅"机制 [6] - 搭建多元化技术创新平台,完善产学研利益共享机制 [6] - 加大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 [6]
政策协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搜狐财经·2025-07-16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