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 - "鳌太线"是中国户外运动圈内著名的徒步穿越路线,因穿越艰难被奉为"圣地"和"殿堂",吸引大量"驴友"挑战[4][12] - 该线路全长100多公里,需连续攀登17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沿途无信号和补给,地形包括高山石海和无人区[4] - 自2001年首次公开穿越线路后,商业化徒步活动逐渐兴起,西安等地户外俱乐部开始组织商业穿越团队[12][14] 市场规模 - 2017年端午节期间单日最高记录显示,仅塘口村一个登山口就有400余人集结,估计当日全线路穿越者超1000人[5] - 2018-2022年监控数据显示,尽管有禁令,仍有3119人次出现在线路上,其中2018年达1244人次[16] - 户外软件"两步路"数据显示,2022-2024年分别有72人、178人、327人发布穿越轨迹,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6] 商业模式 - 当地形成完整产业链:农家乐接待(如程秀才家单日接待400人)、拖拉机转运(单日动用4辆)、向导服务(日薪从30元涨至800元)[5][38] - 户外俱乐部通过组织商业穿越活动获利,有旅行社因组织200余次非法穿越活动收费80余万元被查处[37] - 太白县曾建立90余人的"向导库"提供专业服务,并实施季节性封山制度(每年11月至次年5月)[27] 政策监管 - 2018年陕西太保局联合森林公安发布禁令,依据《自然保护区条例》对非法穿越者最高罚款5000元,累计处罚105人罚款20.46万元[6][16] - 太白县曾实施登山审批备案制,要求活动组织者提前一周提交书面申请并配备专业领队,但执行效果有限[27][28] - 2024年陕西省出台《促进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山地户外经典线路,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38] 生态影响 - 长期穿越活动导致高山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卫星图片显示已形成明显路径痕迹[31] - 2018年单年清理出4097个金属罐体和552公斤可燃垃圾,保护区每年需付费请村民上山清理[32] - 线路涉及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生长区和珍稀动物迁徙通道,穿越活动对生态保护构成挑战[31]
“鳌太穿越”拉锯战
中国青年报·2025-07-16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