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政部门整合资源搭建城市“绿荫”
苏州日报·2025-07-16 08:09

高温应对措施 - 全市22家社会组织品牌空间、82家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以及110个慈善实体、慈善空间、慈善超市等场所开放"共享清凉空间",提供避暑纳凉、饮水休息、手机充电、应急药箱等服务 [1] - 社会组织联合爱心企业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昆山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日均发放1000余份"爱心清凉包",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累计发放500余份解暑食品 [2] - 全市100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等提供100多场关爱服务活动,暑期已服务各类儿童8821人次 [2] 慈善救助服务 - 各地搭建慈善救助服务驿站,为临时遇困人员提供24小时临时庇护,入夏以来救助238人次,发放食品、防暑降温等物资314件 [2] - 民政部门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高温预警响应机制,为高温中暑求助者提供基础医疗服务 [3] 行业协作与宣传 - 市社会组织总会联合城市配送、出租车客运、快递等行业协会制作防暑小贴士,宣传防暑降温、应急处理、行车安全等知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