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Z城"概念与Z世代消费力 - 第Z城被定义为吸引2.8亿Z世代(1995-2009年出生)的城市,其核心特征包括年轻力、包容性、文化多样性及低"爹味"氛围 [1] - Z世代月均可支配收入超3500元,年消费规模达5万亿元,占全国消费市场40%,预计2035年将增长至16万亿元 [2] - 该群体选择城市时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偏好创新环境、文娱产业及生活质量,消费行为呈现"后物质主义"倾向 [3][9][11] 城市年轻化指标与人口流动趋势 - 深圳以32.5岁成为最年轻城市,11个城市(如南通、重庆、上海)已进入深度老龄化(65岁+人口占比超14%) [2] - 2023年人口增长前十城市包括合肥(+21.9万人,迁移占比超90%)、贵阳、郑州等,中西部强省会表现突出 [3] - 95后人才吸引力前十城市为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占主导 [3] 典型第Z城特征与产业生态 - 深圳:高科技产业聚集,拥有"时间就是金钱"的高效文化,户外活动与志愿者文化突出 [8] - 杭州:科技与人文结合,孕育游戏科学(《黑神话:悟空》)、阿里云等企业,形成"科技浪漫主义"标签 [8] - 成都:消费活力强劲,24小时便利店占比80%,拥有3600家实体书店及48处高等级景区 [9] - 长沙:低房价与文娱产业发达,马栏山聚集明星艺人,本地生活文化包容性强 [9] Z世代城市选择标准与政策导向 - 生活性价比(房价/收入)、便利度、交友氛围、文化活力为前六大考量因素,超60%重视精神消费 [11][12] - 地方政府通过人才补贴、创业资金、普惠托育等政策吸引年轻人,目标转化为房产与消费需求 [6] - 理想城市需满足"生活方式吸引-特色留住-产业成就"三阶段,共同爱好社群为留存关键 [12] 新兴城市评价体系与案例 - 小红书"蹲城市"现象显示,00后选择标准包含20项指标,如宠物友好、二手市场、水果资源等非传统要素 [11] - 长沙、成都、重庆因低房价/美食入选宜居城,昆明、珠海以气候胜出,苏州、青岛主打慢生活 [12] - 产业创新案例:合肥定位"科里科气",景德镇发展陶艺经济,贵阳打造山地游牧文化 [9][12]
2.8亿年轻人 毕业最想投奔这座城
36氪·2025-07-16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