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充电宝新规半月:迷茫的消费者与洗牌的行业|调查
搜狐财经·2025-07-16 13:25

民航局新规实施影响 - 2025年6月28日起中国民航局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2] - 新规导致大量充电宝在机场安检口被拦截,旅客被迫丢弃或暂存[3] - 部分机场提供7天免费寄存服务,但跨航站楼取件不便仍造成实际使用障碍[4] 充电宝行业监管动态 - 2024年8月1日起未获3C认证的充电宝禁止生产销售,过渡期一年[5]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抽查显示移动电源不合格率达43.6%[13] - 罗马仕等品牌因电芯原材料问题召回120万个充电宝[7][8] 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 - 部分充电宝因代工厂违规替换电池隔膜原材料导致自燃风险[8] - 2025年已发生15起充电宝引发的航空安全事故,包括行李架烧穿等严重事故[10][11] - 消费者反映即使非召回批次产品也存在爆炸案例,品牌方未及时赔偿[9] 市场反应与消费行为变化 - 电商平台带3C认证充电宝搜索量和销量激增[12] - 部分消费者转向租赁充电宝,或对现有产品产生安全顾虑而搁置使用[12][14]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撤销罗马仕、小米等品牌部分型号的3C认证资格[12] 产业链问题暴露 - 罗马仕因召回事件宣布停工停产六个月[2] - 上游电芯供应商为降本外包生产,代工厂违规操作引发安全隐患[8] - 品牌方召回处理方式欠妥,如建议消费者自行用盐水浸泡充电宝引发争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