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OpenAI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华尔街见闻·2025-07-16 14:56

公司扩张与增长 - OpenAI在一年内员工数量从1000人增长至3000人,扩张速度在科技行业罕见 [3] - ChatGPT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且持续攀升,推动公司快速招聘以应对市场竞争 [3] - 快速扩张导致管理体系跟不上节奏,沟通、汇报结构、产品发布流程等环节出现问题 [4] 公司文化与工作方式 - 保持初创公司文化,员工可自由实施想法,但导致多个团队重复工作,至少六个代码库用于队列管理 [4] - 完全依赖Slack进行沟通,几乎没有电子邮件,体现扁平化管理风格 [13] - 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方式,研究领域尤其明显,没有固定路线图,好点子可来自任何人 [13] - 文化具有"重绩效主义"特点,领导者多因好点子及执行力晋升,不擅长政治运作的优秀人才也能脱颖而出 [14] - 决策快速,能瞬间调整方向,保留"快速行动,打破常规"的创业精神 [15] 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 - Codex项目仅用7周完成开发并发布,团队包括8名工程师、4名研究人员等共17人 [6][26] - 产品上线后凭借ChatGPT侧边栏获得爆发式流量,53天内生成63万个PR,公开PR达7.8万个/工程师 [28] - 采用全异步产品形态,用户可发送任务给代理自动执行,与Cursor和Claude Code形成差异化 [27] - 大型模型训练流程从实验小型原型到扩容实跑再到疑难调试,训练数据混合也需调整 [24] - 完全在Azure上运行,主要依赖三项服务:Azure Kubernetes Service、CosmosDB和BlobStore [21] 技术挑战与改进 - 代码质量参差不齐,核心代码库被描述为"垃圾场",CI崩溃频率高,测试运行需约30分钟 [22] - 使用巨大的Python monorepo,代码风格多样,缺乏统一强制风格指南 [21] - 高级工程管理层已意识到问题,正投入大量精力改进代码质量和系统稳定性 [22] - GPU资源消耗巨大,Codex一个小功能的GPU消耗相当于Segment整个基础设施费用 [19] 外部环境与竞争 - 处于AI行业竞争中心,主要对手为Anthropic和Google,各自发展路径不同 [29] - 高度关注社交媒体动态,特别是X平台,被描述为"靠Twitter情绪运营"的公司 [7][19] - 面临政府监管和公众监督压力,产品被数亿用户用于医疗建议等敏感场景 [16] - 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需承担社会责任,处于透明与保密的矛盾中 [7] 安全与风险管控 - 实际更关注实用安全风险如仇恨言论、政治操纵、生物武器研发等,而非理论上的爆炸性风险 [9][18] - 有大量人员致力于开发安全系统,但很多安全内容不公开发表 [18] - 产品已被广泛使用,需确保数亿用户获取医疗建议等场景的安全性 [9] 行业影响与未来 - 让AI利益大众化,最先进模型未锁定在企业合同中,任何人都可访问ChatGPT [17] - 编程助手Codex的成功显示AI将改变编程方式,大多数编程未来可能更接近Codex形式 [28] - 被认为是参与AGI建设的领先平台之一,保持高度雄心拓展多领域业务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