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千亿资金抢滩生物多样性金融“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16 15:19

当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红外相机捕捉到更多幼崽嬉戏的画面,当若尔盖湿地的候鸟种群逐年增多,这些触 手可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 称"昆蒙框架"),确立了"3030"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海洋和陆地。据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等机构测算,为实现这一目标,全球每年资金缺口达数千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家战略。近日,生态环境部就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标准公 开征求意见,印发《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纲领性文件,建立工商业生 物多样性保护联盟机制,积极引导企业采取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生产经营方式。 "生物多样性丧失被认为是全球三大环境危机之一,'昆蒙框架'同时强调金融机构在监测、评估和披露 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依赖程度和影响方面的责任和应采取的行动。"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院副院长白韫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 白韫雯表示,目前由于缺乏相关风险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多数金融机构尚未将其纳入内部风险管理体 系,"金融机构如何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