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攻防战,一场事先张扬的烧钱比赛
36氪·2025-07-16 19:13

外卖大战概况 - 淘宝闪购在7月5日加大补贴力度,推出大额券与"零元购",美团迅速跟进类似策略,京东外卖随后加入推出"双百计划",外卖大战进入焦灼阶段 [1] - 第一周补贴疯狂,第二周趋于节制:美团将"0元购"改为到店"0元取",淘宝闪购设置红包时间限制并定向派发满减券 [1] - 7月13日三家平台创下日峰值2.5亿单的纪录,其中美团1.5亿单,淘宝闪购8000万单 [1] - 外卖大战对即时履约、商家系统、平台基建进行了全方位检视,复杂程度远超电商大促 [1] 淘宝闪购的战略布局 - 阿里将近场零售整合为淘宝闪购,目的是稳固饿了么市场份额,同时发现对淘宝主站流量和单量的拉升效果显著 [3] - 淘宝闪购被置于淘宝应用首页一级入口,将超4亿日活电商流量导入本地生活,在流量成本上比美团更具优势 [3] - 公司计划通过补贴缩小与美团在履约、商户、心智上的差距,为重构竞争规则争取时间与空间 [4] - 补贴策略:第一阶段暑期聚焦茶咖到餐食切换,9月后降低餐饮补贴,增加零售端补贴,转向淘宝优势类目 [8] - 淘宝闪购+饿了么日均单量接近7000万单,其中零售占比约17%-18%,餐饮外卖中餐食与饮品单量维持55开 [8] 美团的反制措施 - 美团采用"对标"策略应对竞争,通过商家运营制衡对手,说服或置换资源抹平差异 [9] - 增加BD考核指标,如某一线城市要求洽谈3家18元神券商家,覆盖率从25%提升至60% [12] - 发起到店"0元购"活动,打破履约链路,迫使商家停止线上接单,用更有优势的到店承接需求 [13] - 美团整体应战态度较为克制,需要保证利润,推进付费神券较为谨慎 [13] - 美团通过封锁骑手网络和商户生态等不可复制资产,抬高竞争者获客边际成本 [19] 行业竞争格局 - 阿里和京东试图打破美团建立的"规模效率"叙事,而美团则在封锁供给过程中渗透电商腹地 [2] - 补贴导致餐饮到店与到家价格出现"倒挂",打破了行业到店与到家彼此拉动的局面 [14]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阿里保守估算达2万亿,现阶段重心放在包装食品和饮料类大快消 [16] - 电商的计划性消费与即时零售的冲动性消费存在不匹配问题,供给和需求迁移是缓慢过程 [18] - 外卖大战对整个零售带来正向价值,推动商家、骑手、平台不断突破原有上限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