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圈品牌升级与业态调整 - 北京多个步行街和商圈正在进行品牌调整与焕新,重点引入潮牌、买手店及体验类服务场所以吸引流量 [1] - 西单大悦城引入潮牌mustaff,王府中環新增买手店捕岚及多个重奢品牌首店,如格拉夫GRAFF中国首家双层旗舰店 [2] - 前门大街商户更迭率达40%,既有门店如朱炳仁中轴线艺术馆新增铜画手工体验项目,暑期日均接待游客超百人 [5] 商业空间硬件升级与动线优化 - 西单商圈连廊系统空间提升工程已部分完工,新增避雨设施、种植槽及安全护栏,未来将形成七座天桥连廊系统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5] - 连廊改造完成后将构建无障碍系统,打造全龄友好立体通行路径,并塑造空中打卡点以促进业态升级 [5] 政策引导与多维度消费升级 - 《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焕新商业消费空间活力,鼓励商业物业引入专业运营主体,推动闲置资源商业化运营 [6] - 支持轨道交通站点商业业态拓展,改造低效场馆植入"体育+"、"亲子+"等多元业态 [6] 新兴商业项目创新模式 - 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采用"商业+街区+城市公园"模式,结合文化、生态元素打造社交体验空间 [8] - 中海大吉巷通过合院式街区设计重构邻里社交空间,融合绿色地标与城市规划 [8] 步行街商圈价值转型策略 - 专家建议北京步行街从"流量场"转向"价值场",通过文化锚点激活本地日常消费与全球文旅消费双向需求 [9] - 具体措施包括引入精品咖啡、独立书店等高频消费业态,设计本地化活动(如节气市集),并运用AR技术增强文化体验 [9] - 针对境外游客需解决支付与导览难题,推出主题线路(如"北京中轴线美食之旅")并提升非遗工坊互动性 [10] 商业化与文化价值的平衡 - 步行街升级需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同时引入现代品牌满足多样化需求,例如老字号与新消费品牌融合吸引年轻客群 [10]
持续提升聚客力 北京步行街品牌更迭
北京商报·2025-07-16 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