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聚焦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政策层面整治"内卷式"竞争持续加码,从202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关键任务,再到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相关规定 [2] - "反内卷"聚焦领域从传统重工业单极转向传统与新兴行业双轨,涉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和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 [5]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工业领域供需失衡压力大,PPI已连续31个月同比负增长,工业产能利用率从2021年三季度的77.7%回落至2025年一季度的75.1% [2] - 非金属矿物制品、汽车制造业等行业产能利用率2025年一季度分别降至60.9%和71.9%,设备闲置与产能沉淀问题突出 [2] - 地方政府招商集中在相同产业领域和"大项目""全产业链",助推"内卷式"竞争 [2] - "内卷式"竞争可能导致经营恶化,破坏创新投入可持续性甚至引发产品和服务质量下滑 [3] 行业应对措施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出10项措施整治"内卷式"竞争,针对光伏、电池和汽车行业提出制修订国家标准 [3]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 [3] -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呼吁采取有效行动遏制"内卷式"竞争 [3] - 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 [3] - 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份起集体减产30% [4] 政策效果与历史经验 - 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石油石化、钢铁、煤炭等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PPI和ROA均有明显改善 [8] - 2016年底相关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明显低于总工业产能利用率73.8%,2019年一季度达到74.5% [8] - 2017-2018年相关行业PPI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全行业PPI,ROA较2015年平均提升超1%,钢铁行业ROA平均提升8.8% [8] 未来发展方向 - 将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作为核心,推动粗放式去产能向精细化治理转型 [5] - 注重因地制宜与区域协同,将"破除地方保护、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核心任务 [5] - 政策端推动法规细化与监管升级,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或可引入"产业协同度"指标 [9] - 行业层面加强自律机制与产业链共治,企业端加强技术创新与差异化竞争 [9] - 传统产业提高技术标准严控新增产能,新兴产业提高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9]
锚定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多行业“反内卷”进行时
证券日报·2025-07-17 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