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离谱!中国留学生奇葩遭遇:零售店买东西被店员偷划走$1094.49小费!为要钱扯皮3个月...
新浪财经·2025-07-17 08:24

小费争议事件 - 美国消费者近期对不合理小费问题关注度上升 商家将支付压力转嫁给消费者 叠加通胀导致小费比例持续上涨 [1] - 中国留学生在加州Nekter Juice Bar遭遇异常小费 原消费金额$17.28被收取$1094.49小费 小费比例高达6433.85% [1][2] - 小票显示商品明细为Acai Mango Bowl($11.29)和PB & J Chia Parfait($5.99) 但最终总额被修改为$1129.05 含异常小费$1111.77 [3] 支付流程问题 - 消费者使用Apple Pay支付时 店员未提供核对金额机会 支付终端屏幕由店员操控 小票被直接塞入商品袋 [1] - Apple Pay支付机制存在争议 银行认为手机密码解锁即视为授权支付 将异常交易定性为"消费争议"而非"盗刷" [7][10] - 常规小费流程应在支付后显示于屏幕 但店员告知错误总金额($17.28) 实际小费为支付后员工手动输入 [10] 纠纷处理过程 - 消费者历时三个月维权 先后联系Chase银行和商家 银行初期退款后再次扣款 商家管理层推诿称需总部处理 [6][9] - 警方认定事件属民事纠纷 建议通过小额法庭解决 消费者保留报警记录作为后续法律程序证据 [9][15] - 社交媒体舆论压力促使商家最终在7月11日完成$1111.77退款 但消费者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12][14] 行业支付安全警示 - 零售行业存在个别员工操作不当或欺诈风险 即使正规商家也可能出现支付终端操控问题 [15] - 移动支付场景需消费者自主确认最终金额 特别警惕小费界面非本人操作的情况 [14][15] - 建议消费者保留交易凭证并建立正式投诉记录 为潜在纠纷提供证据链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