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趋势 - 2024年我国有8个省份实现人口正增长,较2023年的11个减少3个,20个省份出现人口负增长,总量降低304万人 [1] - 2020-2024年保持人口正增长的省份从15个降至8个,负增长省份从19个增至20个,人口增长省份数量持续下降 [5] - 省会城市吸引力增强,27个省会中25个公布数据,23个在2024年实现常住人口正增长 [12] - 四大一线城市呈现"两减两增"格局:北京、上海分别减少3万和7万人,广州、深圳分别增长15万和20万人 [14] 区域人口格局 - 长三角、珠三角持续集聚人才,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前50位中长三角占20个、珠三角占7个 [4] - 2020-2024年浙江以超200万人口增量位列第一,广东以156万增量位列第二 [4] - 2020年以来杭州累计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223.3万人,广东计划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 [4] - 山东人口从快速增长转为持续流出,2022-2024年分别减少7万、40万和43万人 [5] 人才流动特征 - 高校毕业生呈现多元化选择,部分倾向家乡就业,部分流向长三角、珠三角 [3][4] - 硕士及以上人才23.2%投向一线城市,50%投向二线城市,省会城市吸引力提升 [18] - 农民工流动模式变化,跨省流动占比从2014年的46.8%降至2024年的38.3%,省内流动占比升至61.7% [8] - 重庆2024年人口机械增长超8万人,计划每年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30万人以上 [9] 城市发展动态 - 广州地铁2024年运送乘客32.8亿人次,日均客流898万人次,一线城市通勤压力仍存 [17] - 北京连续多年位居人才吸引力榜首,上海、深圳紧随其后,成都、武汉等省会进入前十 [18] - 河北通过基础设施改善和北京溢出效应,2024年实现人口净流入2万人 [6] - 远程办公兴起使二三线城市吸引力提升,生活成本成为人才流动重要考量因素 [17][18]
21深度|被改写的中国迁徙版图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17 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