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律师十年体检“未见异常”到癌症晚期,爱康国宾陷“假体检”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17 18:11

事件概述 - 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在2013-2023年期间于爱康国宾体检未检出癌症风险,2024年确诊肾癌晚期并质疑其"误检、漏检"[1] - 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微博话题阅读量超三千万,多名网友反映类似经历[1] - 2024年更换机构后检出右肾3.5cm×2.8cm低回声区,病理确诊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伴骨转移[2] 公司情况 - 爱康国宾由张黎刚2004年创立,2007年并购上海国宾体检,2014年纳斯达克上市后因净利润下滑于2019年私有化退市[3]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相关投诉达1306条,涉及误诊HPV、报告出错、信息安全等问题[4] - 2024年武汉案例显示体检未检出舌癌,公司辩称就诊时间距体检超5个月且无症状[5] 行业现状 - 行业存在小问题夸大营销、流水线体检、关键项目漏检及代检假检等乱象[1] - 广州案例显示某机构2019-2020年连续两年未明确提示糖尿病风险,法院判赔46919.08元[5][6] - CEO张黎刚2018年曾曝光行业"护士假冒医生""抽血不检测"等现象,称癌症检出率仅约0.3%[7] 医学分析 - 肾癌早期症状隐匿,可能仅表现为无痛血尿,定期体检对早期发现至关重要[3] - 肾癌骨转移属晚期,典型症状包括腰背痛、乏力、骨痛,需通过CT/MRI和肿瘤标志物确诊[3] - 体检技术无法100%排查癌症,受限于疾病复杂性、技术局限性和个体差异[7] 筛查建议 - 肾癌高危人群(吸烟者、肥胖者、家族史)建议每年进行腹部CT/MRI和肿瘤标志物检测[8] -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全面体检,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8] - 《健康中国2030》提出癌症5年生存率目标46.6%,早筛是关键实现路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