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安全风险现状 - 57%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及55%的人工智能驱动网络攻击是生成式AI云安全的首要问题[2] - 仅7%的IT决策者认为不存在相关安全风险[2] - 攻击链条复杂化,突破传统单点渗透模式,形成全链路攻击闭环[3] - 生成式AI采用将导致2025年企业网络安全资源激增,应用和数据安全支出增加15%以上[3] API安全挑战 - 中国企业在解决API安全事件上花费成本最高,达77.8万美元(约568万人民币)[4] - 亚太地区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记录1080亿次API攻击,占所有Web攻击的15%[4] - 超60%的Web攻击流量聚焦API接口,攻击量同比激增23%[4] - API错误配置漏洞最常见,占比22.3%[5] - 中国将"保护API免受攻击"列为网络安全第一要务(27.6%),远超其他国家[4][5] Web安全与AI应用漏洞 - 2024年Web漏洞利用攻击拦截次数同比增长68%[6] - 针对AI应用漏洞的攻击数量爆发式增长,如Triplegarngers公司被GPTBot爬取几十万张照片[6] 安全智能体发展现状 - 行业普遍采用"用AI打败AI"策略,安全服务商推出大模型服务并升级为安全智能体[7] - AI技术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安全体系"中枢大脑",实现联动联防和动态学习攻击模式[8] - Web安全攻防从"规则对抗"演进到"智能体攻防",AI已应用于自动化威胁分析等场景[8][9] - 多数服务商完成短期AI能力落地,但距离长远目标仍有差距,因底层大模型能力和专有数据积累不足[9] 体系化防护构建策略 - 企业需从单点防御转向一体化防御,打破数据孤岛与策略割裂[11] - 国内更接受终端安全一体化的SASE模式,集成EDR、DLP等核心能力[11] - API安全需三步构建:持续发现"三无API"、建立威胁管理系统、强化主动测试[12] - 安全运营成为服务商竞争焦点,涵盖资产、漏洞、威胁、情报及策略运营[13] AI重构安全行业趋势 - RSAC2024峰会超半数厂商核心产品集成AI能力[13] - AI赋能安全运营分三级:聊天机器人、安全助手、安全智能体[13] - 行业从"人工响应"迈向"智能自治",未来将实现从"辅助驾驶"到"全自动驾驶"跨越[13]
API攻击激增,安全智能体何以安全?丨ToB产业观察
钛媒体APP·2025-07-17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