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家银行与一贷款中介撇清关系!冒用金融机构名义揽客何时休
北京商报·2025-07-17 22:41

银行集体声明事件 - 深圳多家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公开声明与贷款中介鑫心惠邻无合作关系,提醒消费者警惕虚假宣传 [1] - 截至7月17日,共有20家银行发布声明否认与鑫心惠邻合作,均强调其宣传中标注的银行Logo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实 [3] - 银行声明重点包括:否认合作关系、提示不收取中介费等额外费用 [3] 鑫心惠邻业务模式与整改 - 公司成立于2024年11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桂耀林,通过9家关联公司(持股30%)开展业务,实控人均为桂耀林 [7] - 业务模式以"社区融资"为特色,门店设于居民小区周边,提供"存量降息"(收费比例15%-20%)和新增贷款额度服务(费率0.2%-0.8%) [7][9] - 公司承认初期未经授权使用24家银行Logo,6月经提醒后完成整改,撤换广告并发布致歉声明 [1][4][6] 广告宣传与收费争议 - 此前广告宣称"降息优化,信用年化低至2.68%,抵押年化低至2.35%",整改后调整为"贷款咨询"并修改利率表述 [4][6] - 收费项目除公示的服务费外,还被曝出存在评估费、公证费、过桥费等隐性费用,公司回应称这些费用非其收取 [9][10] - 公司称存量降息服务主要针对高息网贷客户,否认主动引导经营贷置换房贷,强调服务费不超价目表标准 [10] 行业问题与监管动态 - 贷款中介常见乱象包括冒用银行名义、包装"债务优化"为"存量降息"、通过邻里关系增强可信度等 [10][11][13] - 2023年原银保监会曾专项治理不法贷款中介,鼓励银行建立黑名单制度 [12] - 此次银行集体声明为行业首次,专家认为将提升违规成本并加速行业洗牌 [13] 专家观点 - 贷款中介冒用银行名义会损害金融机构公信力,需建立"声明—监测—处罚"闭环监管机制 [13] - "社区融资"模式易瞄准房贷人群,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11][13] - 消费者应警惕中介话术,通过银行官方渠道核实合作真实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