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 - 该基金会由美国和以色列支持的私营援助机构,今年2月在美国成立,5月26日在加沙地带开设援助物资分发点 [2] - 基金会运转两个多月来受到国际舆论广泛质疑与批评,联合国称"援助中心变'死亡陷阱'" [1] - 基金会将物资分发点主要设在加沙地带南部、以军火力控制范围内,分发点从400个减少到最多4个 [2][3] - 基金会打着"人道主义"旗号但未有效发挥救济作用,在过去6周内造成至少875人在援助分发点附近死亡 [1][3] - 超过165个国际慈善和人道主义组织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基金会立即停止运转 [3] 美以的战略意图 - 美以支持该基金会单方面"接管"加沙地带物资分发,目的是将人道主义援助政治化、武器化 [4][6] - 基金会旨在配合实施美以规划的加沙管制方案,试图建立"人道主义中转区"大型营地 [5] - 以色列计划控制加沙地带75%的土地,将200万巴勒斯坦平民挤压到仅占1/4的区域内 [4] - 以色列提出在拉法市建立"人道主义城",初步容纳60万巴勒斯坦人,实质是强制推动人口迁移 [6] 国际反应与批评 - 联合国及许多国际援助组织拒绝与基金会合作,认为其服务于以方军事目标 [2][3]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引导平民到军事化区域领取救济品"无异于杀人" [3] -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谴责"人道主义城"是对人道主义的侮辱 [7] - 国际专家指出强制迁移加沙人口构成反人类罪,违反国际法 [7] - 阿拉伯国家联盟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的"人道城"计划 [8] 人道主义危机现状 - 自2023年10月7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行动已造成近6万人死亡、近14万人受伤 [8] - 过去4个月至少有6000辆载满紧急物资的卡车等待以色列批准进入加沙 [9] - 加沙地带战火持续,人道主义危机加剧,援助资源极度受限 [6][8] - 联合国呼吁重新开放所有进入加沙的过境点,加快物资审批放行 [9] 解决方案建议 - 国际社会应明确加沙是巴勒斯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0] - 恢复联合国机构主导地位是推动局势缓和的关键 [10] - 应以"两国方案"为根本出路,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公正解决 [10] - 建立多元化国际人道救援渠道,避免系统性风险 [10]
美以所谓“援助”加剧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7-18 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