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发展 - 深圳南山从"三来一补"加工区转型为全球创新生态范本,形成"独角兽走廊",聚集年轻、高成长性、市场潜力巨大的独角兽企业 [2] - 南山区通过制度改革(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工程招标)吸引跨国企业,为产业升级奠定基础,华为、中兴等企业在此完成技术积累 [3] - 2008年南山提出"自主创新核心区"战略,构建"创新金三角",成为独角兽走廊雏形 [3] 政策与服务支持 - 2010年起深圳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南山区推出"领航计划"等政策支持创新创业 [4] - 2016年南山推行政务服务"5个100%"模式,2018年设立5亿元融资担保基金和40亿元民营企业发展基金 [4] - 2023年推出"i南山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实现541项服务"一次办",2025年细化服务颗粒度,构建全周期创业支持体系 [4] 市场驱动与产业生态 - 南山区尊重市场规律,通过商事制度改革(2013年)激发活力,2024年商事主体达58.6万家,每3名常住人口1个市场主体 [6] - 政策留白引导市场自发形成金融科技、机器人、物流三大支柱产业,并孕育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 [6] - 开放自动驾驶测试场景(2022年),吸引元戎启行等企业形成技术闭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聚集 [6] 产业链与全球化布局 - "独角兽走廊"形成完整创新链:鹏城实验室等攻坚技术,高校促成转化,腾讯、大疆等主导市场落地 [7] - 2022年南山区无人机产值超550亿元(占全国50%),链上企业超150家,大疆创新占全球民用无人机70%以上市场份额 [7] - 产业链覆盖碳纤维、特种塑料、锂电池等上游产业,实现区域内无人机全链条制造 [7] 差异化赛道与全球影响 - 深圳以"链主"企业(如大疆)带动产业链协同,形成年产值超500亿元的无人机产业集群 [8] - 硬科技领域通过跨境制度创新和市场化容错机制开辟差异化赛道,改写全球创新地图 [8] - 南山区创新土壤持续催生"从0到1"的突破,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并影响全球竞争格局 [8]
政策留白孕育出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
南方都市报·2025-07-18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