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战略地位与政策支持 - 牧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西部和西北部省份,涉及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甘南藏族自治州等重点区域 [2]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提升饲草生产能力、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等方向性要求 [1] - 国务院2011年发布《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覆盖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 [4] - 内蒙古财政2025年下达2.6亿余元支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出台《新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规划(2023—2030年)》 [5] 牧区经济发展成效 - 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20534.08亿元(同比+6.1%),西藏2764.94亿元(+6.3%),甘肃13002.9亿元(+5.8%) [6] - 2024年内蒙古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8%,西藏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 [6] - 内蒙古2024年牛肉产量89.1万吨(+14.5%),西藏年末牲畜存栏1760.32万头(新增38.93万头) [6] - 2024年内蒙古投入125.4亿元财政衔接资金帮扶产业,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劳务收入达71.55亿元 [6] 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 - "十四五"期间全国年均种草改良超4000万亩,退化草原面积缩减近7亿亩,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 [10] -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100亿元用于草原保护与修复,年均修复草原超4600万亩,鲜草总产量超5.5亿吨 [11] - 建成1个中心库+20个资源圃的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2024年草种产量突破7万吨,饲草种子自给率近70% [12] - 内蒙古达茂旗试点"草票"制度,甘肃夏河县建立"国有企业+合作社+家庭牧场"模式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13] 畜牧业转型升级路径 - 2023年牧民牧业人均收入较2021年增长15.8%,内蒙古试点旗县草畜平衡指数降至10%以下 [14][15] - 内蒙古架构"公司+集体+合作社+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新疆布尔津县推行职业代牧人制度 [16] - 2024年内蒙古审定通过42个草品种(含羊草、苜蓿等),青海推广"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良种 [17] - 内蒙古阿拉善盟应用北斗定位系统节约50%放牧时间,青海打造智慧羊舍实现藏羊"两年三产" [18]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甘肃尕秀村牧民转型发展藏家乐,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打造"99号公路"旅游目的地 [19][21] - 新疆2024年文旅经营主体达51.41万户,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转型为旅游"网红村" [21][22] - 内蒙古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模式,陈巴尔虎旗开发牧文旅融合特产馆 [20][21] - 数字技术催生智慧牧场体验、数字文创等新业态,推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IP创造 [22]
增强牧区发展动力活力
经济日报·2025-07-18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