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 - 上门做饭服务正在成为年轻人发掘的新职业机会,90后和95后成为主要从业群体,兼具厨师和内容创作者双重身份 [1] - 行业服务边界从家庭扩展到企业需求,例如30人规模的团建订单 [4] - 中国懒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突破13000亿元,为上门做饭等服务提供广阔空间 [6] 商业模式 - 服务定价采用阶梯模式:三菜一汤88元起步,四菜一汤118元,聚会订单可达500元/单 [2] - 50%客户自备食材,其余通过线上采购后与客户结算 [2] - 包月服务模式兴起,例如800元/月的定价在合租群体中性价比显著高于外卖 [6] 用户画像 - 核心客户为20-35岁女性群体,包括自媒体博主、宝妈和白领,共同特点是"长时间在家" [1] - 客户需求以家常菜为主,部分要求专业化定制(如低盐低油、高蛋白) [1] - 北京等一线城市用户反馈上门做饭成本低于外卖,两人分摊后日均成本约100元 [6] 从业者生态 - 从业者月收入呈现两极分化:起步阶段约8000元/月,成熟私厨可达1.5万-2万元/月 [1][9] - 工作强度极高,日服务6-8户客户,单日工作时长可超14小时 [1] - 从业者背景多元化,包括专业厨师转行和烹饪爱好者兼职 [9] 服务升级趋势 - 服务内容从功能性向体验感转型,通过短视频记录全流程展现专业性 [11] - 细分市场涌现,如健身餐、产后恢复餐等垂直领域服务 [11] - 互联网平台降低行业门槛,社交媒体成为主要获客渠道 [9][11] 行业挑战 - 社会认知存在偏差,从业者需通过"不谈恋爱"等声明规避误解 [12] - 服务标准化程度低,依赖个人能力且缺乏统一职业规范 [12] - 客户需求个性化程度高,存在洁癖、少交流等特殊要求 [12]
88元三菜一汤,年轻人开始整顿“上门做饭”
36氪·2025-07-18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