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本制度旨在提高年度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确保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并强化内控与问责机制 [1] - 制度适用于控股股东、董事、高管、财务负责人及其他年报信息披露相关人员 [3] - 明确要求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禁止干扰审计机构独立工作 [4] 重大差错认定标准 - 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标准: - 资产/负债差错超最近年度审计总额5%且绝对额超500万元 [8] - 收入差错超最近年度审计收入5%且绝对额超500万元 [8] - 净利润差错超最近年度审计净利润10%且绝对额超500万元 [8] - 会计差错直接导致盈亏性质变化或需追溯更正 [8] - 其他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标准: - 未披露重大会计政策变更或担保事项(净资产5%以上) [9] - 重大诉讼/仲裁涉及金额超净资产10% [5] - 重大合同金额超营收10%或对外投资超总资产10% [5] - 业绩预告差异标准: - 业绩变动方向反转或幅度偏离原预告20%以上 [10] - 业绩快报差异标准:财务数据与实际差异达20%以上 [11] 责任追究形式与程序 - 责任划分:直接责任(资料提供方)与领导责任(审核方) [13] - 处罚措施:包括通报批评、调岗降职、赔偿损失、解除劳动合同等 [14] - 董事会权限:可追加经济处罚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15][16] - 处理流程:内部审计部门调查→审计委员会审议→董事会决议 [17] - 更正程序:需聘请合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更正内容 [19] 附则与执行 - 季度/半年度报告差错追究参照本制度执行 [22] - 制度解释与修订权归董事会,自审议通过日起生效 [24]
杰美特: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20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