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00个大厂人,拼凑出互联网这六年
虎嗅·2025-07-18 21:23

行业变迁与员工心态 - 2019年互联网行业充满热情与理想,关键词为"颠覆"和"情怀" [2] - 2023年行业氛围转变,100位受访者中几乎无人提及理想和情怀 [2] - 行业6年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019-2021年最后的红利期、2021-AI来临前紧日子期、AI来临后熬过来期 [4][27][28][29] - 2021年起行业开始普遍降本增效和裁员,员工心态从追求发展到求稳转变 [6][21] - 35岁左右员工群体表现出高度焦虑,主要担忧职业稳定性和家庭负担 [6][10] 企业运营与市场格局 - 大厂开始复苏,战略聚焦AI领域,如阿里将AI作为核心战略,百度全力投入AI竞争 [19][20] - 中厂面临发展困境,如喜马拉雅被腾讯音乐收购,在业务、人才和资金方面难以与大厂竞争 [17][21] - 新一线大厂如小红书、得物在细分领域表现突出,采用大厂运营模式 [17] - AI领域公司如DeepSeek被视为未来大厂 [18] - 行业福利普遍缩减,如取消企业滴滴随意打车权限,削减非必要开支 [22] 人才流动与职业发展 - 技术岗员工占比最高,约80%受访者为基层员工,20%为中层 [10] - 大厂人才流动首选仍为大厂,其次为中厂,表现出对大厂体系的依赖 [14][15] - AI业务人员职业前景较好,跳槽头部公司相对容易 [13] - 被裁员工转型路径包括自媒体、开店等,但多数经营不善 [11] - 部分高管求职困难,如前大厂总监频繁刷招聘软件仍难找到工作 [12] 职场文化与行业认知 - 出现"铁三角模式"等站队文化,反映员工在变动中寻求稳定的心态 [8][9] - 大厂光环逐渐褪去,表现为晒工牌现象减少和在相亲市场吸引力下降 [33][34][35] - 员工关注点转向实际利益:offer选择、薪酬待遇、部门核心程度等 [38] - 当前职场环境推行动力不足,员工更关注防止成果被夺取而非创新发展 [38] - 尽管环境变化,大厂仍被推荐为年轻人职业起点,可积累人脉和经验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