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挑大梁” 再造活力“新广东”
中国青年报·2025-07-18 21:50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广东熠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从传统灯具企业成长为年产值达10亿元、外贸占比近七成的行业"黑马",拥有200多项独家专利,研发投入占全年总营收的5% [3][4] - 中集集装箱集团新会基地通过"集装箱+"集成装备技术跨界创新,拓展至水产养殖等领域,探索环境友好型发展路径 [5] - 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中企业牵头占比超50%、参与占比超90% [5]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 - 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孵化超140家硬科技企业,头部公司估值累计达100亿美金,团队存活率80%以上 [8][9] -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累计创办、投资、孵化企业150余家,其中60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9] - 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2024年营业收入超900亿元,整体实力国内第一梯队,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9] 低空经济与新兴赛道 - 广东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聚集相关企业1.5万余家,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95%,工业级无人机占全国54% [10] - 产业链覆盖材料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生产、运营服务等全环节,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10] 人才政策与青年创新 - 惠州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35岁以下青年占比达68%,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培训基地,提供千万级科研经费 [12] -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年研发人员主导研发的片式电感器月销售额超百万元,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8岁 [13] - 广东本硕博培养规模达21.4万人,校企师资1.6万人,覆盖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60个产业门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