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述 - 色彩诊断行业通过分析个人肤色、发色和瞳孔颜色划分四季类型(春季型、夏季型、秋季型、冬季型),帮助用户找到最适合的穿搭和妆容色彩搭配 [1][3] - 行业在2023年因韩国明星效应(如女团成员智秀)引发关注,2024年国内因郭敬明跨界开店等话题彻底破圈 [3] - 小红书"色彩诊断"话题浏览量突破2亿次,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近4亿次,显示年轻用户需求旺盛 [3] 商业模式与市场表现 - 杭州地区已有超40家店铺提供色彩诊断服务,价格区间299-1399元,799元为集中价格带 [4] - 服务形式多样化:彩妆色彩诊断、新娘色彩诊断等细分场景,部分门店采用小时制收费 [4][5] - 韩国市场对比:韩国诊断价格350-600元人民币,国内价格已超过韩国(不考虑差旅成本) [9] 用户画像与消费动机 - 核心客群为25-35岁年轻女性,包括明星粉丝、网红博主及有出镜需求的职业人群 [6] - 消费动机中"体验明星/网红同款"占比高,明星经济直接推动行业热度 [7] 产业链与成本结构 - 设备成本低:专业色布套装采购价5000-7000元,电商平台基础款仅100-300元 [12] - 培训业务成重要盈利点:基础课程售价1.3万元,机构颁发非标准化证书,学费范围8000元至数万元 [15] 行业痛点与发展趋势 - 低频消费属性:用户复购率低,测试后难产生持续消费 [15] - 行业乱象:缺乏统一标准,部分服务引发"智商税"争议 [5][15] - 情绪价值延伸:结合色彩疗愈、心理学提升体验,部分用户因身份变化(如职场晋升)产生复购 [20] 市场规模与前景 - 中国颜值经济规模2023年达3.07万亿元,预计2024年增至3.21万亿元 [18] - 情绪消费市场预计2025年突破2万亿元,色彩诊断行业需强化专业服务与情绪价值结合 [20]
1小时800元,韩国爆火的颜值生意,有年轻人“打飞的”氪金
36氪·2025-07-19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