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国有资产流失的,非蠢即坏
虎嗅·2025-07-19 19:50
舆论争议分析 - 有自媒体发布纪委监委将倒查娃哈哈20年的不实消息,传播范围广但缺乏原文依据 [1][2][3] - 该行为被质疑是为流量而制造对立情绪,可能涉及法律责任 [3][4] - 部分媒体和专家被指刻意利用舆论制造对立,存在"蠢"和"坏"两种动机 [6][7] 国有资产流失争议 - 核心观点认为娃哈哈案例不构成国有资产流失,关联交易价格"还算公允" [15][16] - 从历史背景看,改革开放时期的企业改制是为激励员工,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评价 [27][28][30] - 若强行扣"国有资产流失"帽子,可能引发企业家恐慌并落入舆论战陷阱 [9][10][14] 经济贡献评估 - 娃哈哈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对地方就业、税收、外资引进等综合贡献显著 [18][20] - 供应链体系仍在杭州境内,商业生态持续优化,符合"算大账"的发展逻辑 [21][22][23] - 杭州等城市营商环境优秀,懂得权衡企业发展的整体利益 [25] 企业家评价 - 宗庆后作为改革开放代表性企业家,其历史贡献已获组织定性 [27][35] - 企业成功改制后成长为行业龙头,管理层获得相应回报具有合理性 [32][33] - 个人生活问题属于私德范畴,不应与企业经营混为一谈 [34] 行业发展观点 - 企业改制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激励机制,应尊重"黑猫白猫"的实践标准 [29][31] - 对掏空行为需要约束但不宜过度上纲上线,避免影响商业环境 [38][39][40] - 发展仍是硬道理,应聚焦整体利益最大化而非纠结细节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