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数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21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9% [1] - 出口增长7.2%,其中机电行业增速达9.5%,占出口总值比重提升至60% [1]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4]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第9个月保持增长 [16] 机电行业亮点 - 高端装备和绿色转型相关产品(如"新三样")出口增长超过10% [1] - 上海本土科技企业与阿联酋签署350架载人电动飞机E20 eVTOL协议,订单总额10亿美元(约71亿元人民币) [2] - 中国高铁盾构机出口34个国家,累计订单突破130台,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 [6] - 工业机器人出口同比猛增61.5%,人形机器人成为新兴增长点 [18] 细分领域突破 - 医疗器械出口额同比增长5.9%,中高端设备(如CT机、呼吸机)进入欧美市场 [9][11] - 腔镜手术机器人已出口23个国家,CT、呼吸机出口至190多个国家的9000多家医疗机构 [11] - 世界首台全身PET-CT分子影像设备"探索者"实现国产化,灵敏度较传统设备提升40倍 [13] - 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芯片成为出口大类 [8] 产业链优势 - 机电行业通过全产业链韧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产业集群优势显著 [6] - 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涵盖关节、传感器等核心部件 [21] - AI赋能的服务机器人(如高空清洗机器人、养老陪伴机器人)进入海外市场 [21] - 中国在机电一体化、制造业基础和AI技术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19] 市场拓展策略 - 对美国直接出口下降但对东盟出口增加,欧盟保持基本盘 [6] - 国产医疗设备通过性能对标国际+价格优势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如秘鲁) [11] - AI科技产品(如翻译机、AI眼镜)成为机电出口新动能,华强北成为外国游客采购热点 [21] - 国家药监局推出十条举措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出海,推动国际标准制定 [15]
关税冲击下机电行业出口不降反升 见证“智”造新动能
搜狐财经·2025-07-20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