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所北疆师范院校的乡村教育“造血工程”
中国青年报·2025-07-20 10:23

乡村教育志愿服务 - 牡丹江师范学院大三学生窦琳程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在北安小学进行志愿服务,已累计服务六七十次,计划9月开设红色文化课程 [1] - 该校2024年、2025年参与乡村教育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近1500人,受益儿童超2500人,48所学校成为实践基地(多数为农村学校) [1] - 学校副院长张冰表示关注乡村教育是该校几十年来结合学科发展坚持的方向 [1] 师范生成长经历 - 化学专业田力元通过支教活动帮助情绪低落的小女孩调整心态,获得教师成就感 [2] - 学前教育专业朴浩男转专业后通过微信持续帮助受欺凌女孩两年,使其性格逐渐开朗 [2] - 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石金鑫将志愿服务经验应用于城乡接合部学校的教学工作 [3] 乡村教育现状分析 - 乡村教师需考虑学生家庭条件差异,如绘画课教具选择 [5] - 调查显示乡村学校普遍忽视校园欺凌问题,语言欺凌和拉帮结派现象频发 [5] - 宁安市某乡镇学校师生比接近1:1,反映出生源减少与高水平师资缺乏并存的问题 [5] 教育资源利用情况 - 受访学生反映乡村学校新媒体设备齐全但使用率低 [6] - 某乡村学校仓库存放多种乐器但长期闲置,仅有一名不熟悉乐器的音乐老师 [6] - 学生对音乐课表现出极高热情,早上提前到教室等待上课 [6] 学校发展战略 - 该校自称"北疆国门师范大学",每年50%毕业生留在黑龙江,其中相当比例投身乡村教育 [6] - 学校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培养扎根乡村教育的学生,18个边境县均有该校毕业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