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通胀在路上
虎嗅·2025-07-20 16:13

通胀与通缩的争论 - 市场对高关税政策影响美国物价水平的判断存在分歧,主流观点认为关税上调将推升通胀水平,另一观点则认为将引发通缩压力 [2] - 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实施后美国经历严重通货紧缩,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美国通胀率未显著上升,理论预期与实际结果背离 [3] - 当前经济环境下关税政策更可能率先触发通胀上行,机制包括经济基本面健康、消费需求韧性、关税税率大幅提升且覆盖范围广泛、美元汇率疲弱 [7][8][9] 通胀上行的时间节点 - 特朗普政府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但4月美国CPI同比涨幅为2 3%,较前月的2 4%略有回落,主要因企业"抢进口"行为 [11] - 5月CPI同比小幅上涨2 4%,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传导效应初步显现,玩具项同比上涨0 2%,大家电项同比上涨2 2% [11][12] - 6月CPI同比涨幅上升至2 7%,巴克莱预计承担更高关税的货物将在6月底或7月初到达美国港口,更广泛的关税相关涨价效应将开始显现 [13] 物价上涨的持续性 - 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方式不确定、节奏拖沓,可能使通胀上行轨迹比理论复杂得多,拉长的、渐进式的关税推行方式会重塑企业和消费者行为 [16] - 政策不确定性将重塑通胀动态传导机制,企业倾向于在每轮关税调整后转嫁成本,消费者会形成"未来还将有更多关税"的适应性预期 [17] - 渐进式关税政策迫使企业频繁调整供应链布局,产生额外转换成本和新供应链磨合成本,在较长时期内维持价格上行压力 [17] 其他影响因素 - 财政政策方面,"大而美"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导致联邦赤字扩大2 4万亿美元,扩张性财政政策对通胀水平形成显著支撑 [19] - 移民政策方面,严格的移民管控措施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急剧收缩,引发结构性短缺并推动工资成本上升 [19] - 经济增长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美国今年GDP增速预期下调至1 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期仅为1 6%,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将通过需求侧抑制通胀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