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一度电” 倒计时:可控核聚变击碎 50 年诅咒,万亿市场撕开裂缝
钛媒体APP·2025-07-20 18:01

核聚变商业化进程 - 2025年是核聚变商业化关键一年,BEST项目招标密集展开,全球核聚变从"科学验证"迈向"工程示范" [1] - 中国聚变能源获巨头注资,复鑫力等企业完成大额融资,商业化窗口期从远景变为可触及的现实 [1] - FIA报告中26家企业剑指2035年并网供电,37家样本企业中近七成给出明确时间节点,产业界形成基本共识 [2] - BEST项目提前两月进入总装,产业联盟成员数量半年翻倍,核聚变正从"科学探索"转入"工程突破"的指数增长期 [6] 技术突破与工程挑战 - 美国LLNL实验室2024年末实现"净能量增益",输入2.05兆焦激光能量,输出3.15兆焦聚变能量,但系统总能耗达300兆焦 [4] - "中国环流三号"实现百万安培亿度H模运行,在等离子体约束时间与稳定性上实现突破 [4] - 核聚变商业化本质是系统集成能力的持续精进,而非单一技术突破 [4] 政策与市场前景 - 政策话语体系从"基础研究"转向"大力支持",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发布会重点提及 [5] - 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可控核聚变市场规模达4965亿美元,2050年或突破万亿美元 [5] - 光伏产业从1970年代实验室效率10%到2024年光伏度电成本0.28-0.5元/kWh,核聚变产业化曲线可能更陡峭 [5] 产业链竞争格局 - 中国在高温超导带材、托卡马克装置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7] - 上游材料与中游设备的竞争本质是对"不可替代性"的争夺 [7] - 夸夫超导与金屹能源作为国科新能创投公司Family成员企业,代表两种典型"卡位"范式 [7] 夸夫超导业务分析 - 国际上少数几家可批量生产NbTi和Nb₃Sn低温超导材料的企业 [7] - 实现30-50吨Nb₃Sn线材年产量,突破"实验室样品"到"工业化量产"的跨越 [9] - 产品矩阵覆盖Nb-Ti线材、Nb₃Sn、MgB₂,对应聚变装置不同发展阶段 [9] - 600-800吨的NbTi年产量足够装备3-5个大型实验堆 [9] 金屹能源业务分析 - 特种电源产品进入EAST、BEST等项目,实现"技术代际覆盖" [10] - 聚变电源产品采用PSM模块技术,输出电压高达80kV,故障保护时间小于5μs [10] - 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服务于俄罗斯GYCOM等 [10] - 为BEST项目定制的模块化电源系统占地面积缩减40% [12] 投资价值评估 - 夸夫超导研发的Bi系高温超导圆线若将临界电流密度提升2倍以上,可使磁体系统成本下降30-50% [14] - 金屹能源业务展现规模效应,订单量增加带动单位成本下降 [14] - 核聚变企业估值应基于"技术成熟度(TRL)"与"市场渗透率"二维模型 [15] - 当产品从TRL5迈向TRL7时,企业价值将出现阶跃式增长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