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打破法不责众窠臼 发力惩治球场“侮辱者”
经济观察报·2025-07-20 22:01

球场侮辱事件概况 - 7月18日中超第17轮天津津门虎对阵成都蓉城比赛中,部分天津球迷使用扩音设备持续辱骂成都队球员韦世豪及其家人,导致韦世豪情绪失控被红牌罚下,直播被迫消音处理[1] - 天津足协对带头辱骂球迷处以行政拘留7天并禁止观赛的处罚,中足联发布公告强烈谴责此类行为[1] - 成都蓉城球员甘超公开批评部分看台球迷"失去做人底线",赛后大量球迷要求俱乐部正式回应[1] 类似事件频发趋势 - 2024年9月足协杯半决赛中,申花球迷对海港球员武磊家人进行侮辱[2] - 2024年6月成都蓉城球迷在河南客场粘贴侮辱性贴纸并破坏前投资人画像,两队球迷曾发生摩擦[2] - 2024年5月青岛海牛球迷因不满球队表现集体辱骂球员,遭足协空场加罚款处罚[4] 行业影响分析 - 球迷失范行为直接扰乱球员心理状态,导致韦世豪在比赛中情绪失控,破坏比赛公平性[2] - 中超直播中频繁出现的侮辱事件可能降低联赛形象,部分家长表示将限制青少年现场观赛[2] - 持续冲突可能影响上座率,动摇职业联赛发展根基,与保持联赛平稳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3] 行业治理方向 - 需打破"法不责众"惯性,通过提升违法成本(如拘留、禁赛等)遏制球迷任性行为[4] - 治理范围应扩展至球迷层面,防止足球流氓习气蔓延,维护球场公共秩序[3] - 倡导文明观赛文化,消除球员与球迷间的对立情绪,建立良性互动关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