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基孔肯雅热已确诊1873例 治愈720例 专家提醒
南方都市报·2025-07-20 22:54
7月20日,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在市新闻发布厅举行,通报疫情最新进展与处置情况。 症状多表现为发热、关节痛 需要关注新生儿及老年人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剑峰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广东,主要是通过白纹伊 蚊叮咬传播。1952年,该疾病在非洲被发现,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病例,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非洲、欧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 基孔肯雅热病患通常最先出现发热,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23天后,在四肢或全身会出现 皮疹,多为斑丘疹,一般3至5天就退疹。病程通常持续5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个别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2~3个月,甚至更长。 确诊1873例,均为轻症 90%的疫点村居蚊媒密度降至中风险以下 佛山市副市长文曦介绍,2025 年7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截至7月19日,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73例,其中顺德 区1790例,主要集中在乐从、北滘、陈村镇;禅城区49例,主要集中在石湾镇、祖庙、张槎街道;南海区34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