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四川外贸呈现三大变化:主体壮大 结构优化 “朋友圈”扩大
外贸规模创新高 - 四川外贸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6.3% [1] - 成都外贸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9.4%,拉动四川外贸增长7.5个百分点 [1] 外贸主体与结构优化 - 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同比增加8.8%,其中民营企业增加9.4%,占比89.8%,实现进出口1837.2亿元 [1] - 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出口分别增长77.3%、119.1%、34.9% [4] - "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141.5亿元,同比增长102.2% [4] 产业集群与竞争力 - 成都高新综保区前5月进出口2180亿元,同比增长14.9%,占四川外贸总额一半 [5] -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形成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14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 [5] - 集成电路进口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5.8%;电脑及零部件进口增长14.2% [6] 政策与市场拓展 - 成都出台《支持成都企业组团出国(境)拓市场政策》,发布2025"蓉品出海"政策机会清单 [2] - 成都企业组团赴沙特阿拉伯签下超50亿元订单,赴日本签约金额超10亿元 [3] - 物流供应链企业赴泰国、老挝推动18项合作项目,科技企业赴德国达成18项合作意向 [3] 外贸"朋友圈"扩大 - 与四川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及地区达229个,增加5个;进出口规模超亿元的贸易伙伴增至112个 [7] - 成都国际航线增至81条,货运吞吐量57.2万吨,同比增长22.7% [8] - 龙泉驿水蜜桃出口迪拜采用航空运输,预计销量超100吨,有望拓展至柬埔寨、英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