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扬州航空产业集群加速起飞
新华日报·2025-07-21 08:01

航空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 - 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联合18家高校和52家培养单位构建航空"人才链",189名研究生获学位,85名硕士获入企实践证书[1] - 扬州集聚航空产业人才超千名,落地200余项国家科研项目,多项核心成果在扬州首发[1] - 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建成12个科研实验室,在校生规模突破1500人[2] 央地合作与产业框架构建 - 2019年扬州引进沈阳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随后中航机载共性技术中心等重大项目陆续落户[1] - 6年内扬州航空规上工业企业达63家,覆盖整机集成、机载零部件等领域,2024年上半年产值突破120亿元[1] - 央地合作推动16亿元航空航天产业母基金落地,建成全国首个省市联动"低空飞行服务中心"[3]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 扬州形成"2+3"航空产业格局(科技研发+装备制造;低空经济/通用航空/民航运输),"材料-整机"一体化产业链初步形成[4] - 中航机载共性技术中心承接国家民机重大专项,突破"机载研云"工业云平台技术并实现应用[2] - 中航机载"共性技术平台研发基地"开工,推动大飞机战略技术转化[4] 低空经济与新兴业态 - 扬州发布低空经济实施意见,目标2026年形成以科创制造为核心、检测应用为特色的产业体系[6] - 江苏亚华通用航空公司的5架轻型飞机亮相"苏超"赛事,展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5] - 生态科技新城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园,提供模拟飞行、空中游览等多元化服务[6] 企业转型与市场拓展 - 宝胜科技成为C919防波套产品国内唯一供应商,航空领域订单同比增长超40%[4] - 本土企业从零部件配套向大飞机产业链延伸,如龙电线缆进入C909/C919供应链[4] - 扬州航空馆与扬泰机场研学营地推动航空科普,年接待研学客流显著增长[6] 政策与基础设施布局 - 扬州构建"1+2+3+N"政策体系(1只基金+2大机场+3园区+N政策),高邮/邗江通用机场加速建设[3] - 航空谷设计研发中心交付,沈阳所与扬州续约深化合作[3] - 航空先进制造产业园、物流园等专业园区同步推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