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鹤中报业绩预降 | 国产奶粉行业乍暖还寒
公司业绩表现 - 预计上半年营收91亿—93亿元 同比下降7.87%—9.86% [5] - 综合净利润约10亿—12亿元 同比下滑37.17%—47.64% [5] - 股价单日下跌17.02% 市值蒸发88亿港元 [5] 业绩下滑原因 - 投入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导致收入下降 [8] - 主动降低婴幼儿配方奶粉渠道库存 [8] - 政府补助减少及全脂奶粉产品减值计提 [8] - 存货账面价值达21.54亿元 周转天数增至114天 [10] 行业竞争格局 - 伊利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 君乐宝同步投入16亿元 [8] - 2023年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1572亿元 较2020年1885亿元萎缩 [14] - 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仍达56.4% [14] - 飞鹤宣布星飞帆等系列产品每罐涨价约40元 [14] 行业困境分析 - 2022年新生儿数量跌破1000万至956万人 [12] - 2022-2023年行业规模分别同比下滑5%和10% [12] - 奶粉新国标实施引发旧产品退市风险 [10] - 澳优乳业存货19.30亿元 周转天数171天 贝因美存货4.08亿元 周转天数78天 [10] 战略转型方向 - 飞鹤通过加拿大工厂布局北美、中东和东南亚市场 [18] - 伊利在成人奶粉领域推出多维高钙、低脂富硒等系列产品 [18] - 君乐宝聚焦"脑体双优"升级活性免疫球蛋白和sn-2 DHA [16] - 澳优发布全球首款可商业化水解羊乳清蛋白粉 [16] - A2公司计划推出针对3岁及以上儿童的功能强化配方奶粉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