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报预计:中国新能源市场5年内将迎洗牌
财经网·2025-07-21 09:37

行业整合与品牌生存 - 到2030年中国市场129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中仅15家能保持财务健康,存活率11.6% [1] - 2023年新能源品牌数量已从137家缩减至129家,其中许多品牌年销量低于1000辆,实质退出竞争 [2] - 销量超10万辆的品牌数量持续增加,市场集中度提升,行业进入整合阶段 [2] - 目前仅比亚迪、理想汽车与赛力斯三家上市新能源车企实现全年盈利 [2] 车企盈利困境 - 广汽集团一季度净亏损7.3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3] - 北汽蓝谷一季度净亏损9.53亿元,江淮汽车一季度净亏损2.23亿元 [3] - 蔚来一季度净亏损68.91亿元(同比扩大31.1%),小鹏净亏损6.6亿元,零跑净亏损1.3亿元 [3] - 行业普遍依赖外部融资,但资本风口收紧,自我造血能力成为存活关键 [3] 海外市场扩张 - 中国车企2030年在欧洲年产量预计增加80万辆,市场份额翻倍至10% [4] - 中国电动车售价显著低于欧洲竞品,如大众ID3中国售价1.6万欧元(德国4万欧元) [6] - 比亚迪在匈牙利/土耳其建厂,奇瑞接手西班牙日产工厂,零跑通过Stellantis欧洲工厂本土化生产 [8] - 2024年2月中国车企在欧洲销量同比增64%至38902辆,市场份额从2.5%升至4.1% [8] - 2024年5月欧洲销量同比激增85%至60215辆,市场份额达5.4%创历史新高 [8] 供应链与竞争力 - 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完整,三电与智能化技术领先欧洲传统车企 [7] - 本土化生产与成熟供应链使中国车企具备成本优势,如大众ID3供应商全来自中国 [6] - 欧洲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忠诚度高,但中国车企通过产品科技感与口碑逐步渗透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