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宏观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增幅稳定在5%以上 限额以上单位家居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9% [5] - 国家在2025年三到四季度新安排1380亿元资金用于"国补"政策 [6] - 大家居建装产业规模达万亿级别 正经历向新发展和向实穿越新周期的转型阶段 [1][4] 政策驱动力量 - 全国超过25个省市实施家居家装以旧换新政策 补贴比例普遍为15%-30% 单件补贴上限集中在2000元 [5] - 上海地区补贴覆盖智能马桶 智能洗衣机等9类重点品类 采用立减补贴形式 [5] - 浙江地区补贴周期覆盖全年 补贴上限达20000元 采用互通行旧方式 [5] - 房地产限购松绑政策进一步激活大家居消费活力 [6] 平台生态建设 - 京东收购生活家 小米发布人车家全生态战略 完善大家居领域布局 [6] - 广州建博会推动三大生态:室内空间生态整合定制/智能/照明/卫浴产品 门窗户外生态整合系统门窗/入户门 [9] - 平台方驱动行业构建"商业转化+趋势引领+生态共建"价值共同体 [1][6] 科技赋能趋势 - 生成式人工智能全面渗透家居家装家电领域 重塑产品功能/设计/体验 [6] - 华为鸿蒙智家 三翼鸟 萤石 酷家乐等企业通过AI技术为细分赛道注入新活力 [6] - 智能家居补贴政策覆盖黑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 补贴比例达15%-20% [5] 品类战略调整 - 企业缩减或整合品类 集中资源打造第一品类形象 避免同质化竞争 [8] - 头部品牌聚集效应明显 强势品牌能为用户降低50%搜索成本 [10] - 欧派 索菲亚 顶固 TATA木门等头部企业通过聚焦核心品类建立品牌优势 [10] 品质升级方向 - 产品品质聚焦三大维度:功能全面性 设计创新性 服务完善性 [12] - 酷家乐 万师傅 鲁班到家等家装后服务企业以互联网新技术驱动服务升级 [12] - 玛格 金牌等品牌将设计作为核心竞争渠道 贴近年轻消费者需求 [12] 行业进化路径 - 企业通过产品创新 材质工艺升级 渠道拓展实现进化能力 [15] - 生态化发展推动家居/家电/家装/汽车/餐饮等多领域进入共生共建新阶段 [15] - 内容建设成为品牌投资重点 包括空间智能AI设计大会 THE PLACE栖居之界等标杆活动 [16] 头部企业引领 - 华为 顾家 酷家乐等代表企业定义行业高质量建设标准 [17] - 广州建博会作为全球大建装行业第一展 已举办27届 成为产业趋势风向标 [10][17] - 展会构建365天全球化商业转化通道 承载中国家居产业出海使命 [15][17]
解读大家居建装行业的“3x3”活法 重塑“三观”拥抱未来
36氪·2025-07-21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