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政策推动银行信贷深度绿色转型
金融时报·2025-07-21 10:45

银行信贷绿色转型现状 - 截至2024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8%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重持续攀升[1] - 绿色信贷发展呈现政策驱动特征其历程可分为制度奠基(1995-2006)、探索(2007-2011)、体系构建(2012-2015)和战略深化(2016至今)四个阶段[2][3] - 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绿色信贷与转型金融加速融合2023-2024年密集出台专项政策推动信贷资源向新能源等前沿领域配置[4] 绿色金融产品发展 - 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达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8%占各项贷款比重提升至12.7%其中国有大行发挥"头雁效应"如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5.64万亿元邮储银行突破1.91万亿元[8] - 截至2024年末国内市场累计发行绿色债券2,669只规模共计4.16万亿元2024年发行477只规模达6,814.32亿元较2023年减少18.59%[9] - 2024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年成交量达1.89亿吨成交额181.14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年碳配额收盘价较2023年末上涨22.75%[9] 转型面临的挑战 - 风险定价机制滞后环境风险未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导致资本充足率计算失真高碳信贷资产重定价风险凸显[5] - 市场内生动力不足企业绿色改造意愿低迷金融机构追求短期收益目标与绿色项目周期长特点冲突[6] - 标准执行存在偏差地方层面为完成考核降低审核标准导致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和"洗绿"风险[6] - 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企业环境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金融机构缺乏细分领域和具体项目运营情况披露[6] "双碳"政策影响维度 - 家庭维度:碳中和叙事驱动消费转型商业银行需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满足家庭绿色消费需求[10] - 市场维度:碳市场政策通过价格信号与配额约束重塑企业融资环境倒逼信贷资源向低碳领域配置[10][11] - 政府维度:环境税政策通过"惩罚-激励"双重效应重构企业行为逻辑商业银行需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11] - 银行维度: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流动性调控实现政策精准滴灌商业银行需创新产品优化审批流程[12] 未来发展趋势 - 减碳政策将呈现市场化与法治化双轮驱动碳市场覆盖范围扩展环境信息披露或升级为强制性规范[13] - 需建立跨部门政策协同平台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追溯系统探索建立绿色信贷风险补偿制度[13] - 商业银行需革新风险定价能力重构产品创新体系升级数据治理基础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