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阴跌、有价无市,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楼市的常态!
搜狐财经·2025-07-21 10:49

房地产市场分化趋势 - 房地产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 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如北上广深、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成交量回升且价格企稳 而三四线城市仍面临价格阴跌和成交乏力 [3] - 市场分化核心在于城市基本面差异 大城市凭借产业、人口、资源等优势形成正向循环 中小城市则面临人口流失和供应过剩的双重压力 [3][9][10] - 国际经验表明成熟市场中 经济活力强的都市圈房价长期呈螺旋上升 产业空心化地区则可能长期低迷 [11] 大城市房地产价值支撑因素 - 人口持续流入形成刚性需求 高薪岗位、优质公共服务(教育/医疗/文化)及基础设施(地铁/机场)构成核心吸引力 [4][6] - 土地供应受生态红线等限制 中心城区呈现稀缺性 新增供应主要依靠远郊拓展或存量改造 开发成本高周期长 [6] - 供需关系呈"江水与水渠"特征 需求端持续强劲(年富力强人口占比高) 供应端增长有限 支撑价格基本盘 [7][8] 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困境 - 产业结构和就业机会单一 难以留住年轻人口 购房主力群体持续外流至大城市 [9][10] - 土地供应过度宽松 新区开发导致新房库存高企 同时二手房市场面临"有价无市"局面 [10] - 公共服务配套不足进一步削弱城市吸引力 形成"人口流失-需求萎缩-房价阴跌"的负向循环 [9][10] 购房决策关键指标 - 城市经济活力评估需关注支柱产业竞争力、重大项目投资及企业入驻情况 [13] - 人口趋势可通过常住人口变化、小学生入学人数等"人气指标"验证 [13] - 土地供应合理性需考察新区规划落实情况 警惕过度开发导致的供需失衡 [13] - 公共服务配套质量(教育/医疗/交通)直接影响居住体验和资产长期价值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