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孩子的注意了!有人租用学生微信用于实施电诈
齐鲁晚报·2025-07-21 11:28
未成年人电信诈骗现状 - 互联网和电子通信技术发展导致未成年人沉迷手机 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 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 [1] - 北京市反诈中心发现多起未成年人被诱骗发送电诈引流短信事件 涉及小学 初中 高中各学段学生 年龄最小11岁 最大17岁 [1] 诈骗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利用QQ 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兼职信息 以"低门槛 高回报"为诱饵诱骗学生群发诈骗短信 短信内容多为"快递到件""订单异常"等引导收件人回拨诈骗电话 [4] -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理典型案件 犯罪分子通过骗取中小学生微信账号密码实施诈骗 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实施犯罪活动11起 获利数万元 [4] 主要诈骗类型 - 免费皮肤骗局 宣称免费赠送游戏装备 通过"激活费 认证费 验证费"骗取钱财 诱导未成年人用家长手机转账 [6] - 红包返利骗局 通过短视频网站 聊天工具发布虚假红包返利信息 以手续费 转账费 红包费等借口诈骗 [7] - 防沉迷骗局 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 通过屏幕共享欺骗未成年人获取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 [8][9] - 明星粉丝骗局 诱骗未成年人加入粉丝群 以打榜等名义实施诈骗 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 诱导转账或刷单 [10] 法律后果 - 法院对10名被告人以诈骗罪 盗窃罪 掩饰 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不等 并处罚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