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模5.1亿元,首单数据资产赋能ABS上市
搜狐财经·2025-07-21 12:38

数据资产ABS市场发展 - 数据资产证券化(ABS)从试点快速迈向规模化实践,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1] - 政策、企业需求与资本市场共同推动数据资产ABS成为"香饽饽" [2] - 2020年数据被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后,政策闭环逐步完善,包括"数据二十条"产权框架、数据资源"入表"等 [3] - 交易所审核指引将数据资产纳入标准化资产准入体系,提供明确操作规范 [3] 企业融资优势 - 数据资产ABS可缓解互联网企业因缺乏不动产抵押导致的融资难题 [3] - 企业通过交易数据、用户行为数据(脱敏后)资产化,融资成本大幅下降,规模可提升至营收30%以上 [3] - 模式从依赖主体信用转向看重资产本身,优质产品甚至能获得超额认购 [5] 区域差异化探索 - 深圳以公共数据为突破口,首单产品"平安·如皋第1期"规模达1.3亿元 [6][7] - 上海将数据资产与供应链金融结合,底层资产为国企优质应收账款,引入中投保信裕平台业务数据 [7] - 北京侧重数字基建与绿色金融融合,首单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ABS用于金融数据中心资产收购 [9] 估值与生态建设 - ABS实践推动估值模型创新,如"历史数据回溯+区域经济预测"和三维模型 [10] - 数据交易所建立全链条服务体系,实现跨区域资产互认,提高交易效率 [10] - 跨区域规则不统一导致估值差异,需建立全国统一登记体系 [10] 未来前景 - 市场规模预计持续扩大,有望从创新试点转向常规业务 [11] - 跨境数据资产ABS可能成为新方向,拓展价值空间 [11] - 数据资产ABS将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和数字经济增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