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学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三组关系”
科技日报·2025-07-21 15:2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二者互为支撑,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产业创新推动商业应用[1] - 当前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期,新产业、新技术涌现加速了二者融合[2] - 融合发展需把握前瞻性与实践性、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公共性与独占性三大原则[4][5][6] - 资金、人才、数据是推动融合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分别起到资源配置基础、桥梁纽带和新型生产要素作用[7][8] 历史发展逻辑 - 第一次科技革命中蒸汽机技术突破催生机械化大生产体系,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规模化扩张[2] - 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内燃机技术提升效率,战后"军转民"技术带动消费升级与产业更新[2] - 第三次科技革命数字化、网络化技术重塑产业生态,形成科技与产业双轮驱动模式[2] 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跃升关键变量,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可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3] - 中国实践分三阶段:计划经济重建科技体系、改革开放技术引进再创新、21世纪自主创新战略推动成果转化[3] - 新时代在新发展理念下,融合发展的理念认识、推进路径和保障举措发生根本性转变[3] 关键实施原则 - 前瞻性需对接国家战略布局重大项目,实践性需遵循规律编制符合实际的规划[4] - 政府应通过财税政策引导企业主体作用,重点支持"一化三新"(信息化、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领域[4] - 需改革科研评价机制和专利制度,平衡技术独占性与产业扩散需求[5][6] 核心要素作用 - 资金要素是资源配置基础,支持研发项目开展并推动新兴业务投资[7] - 人才要素连接科研与产业,通过引育人才可做强产品、做大企业、支撑产业[7] - 数据要素在数字化时代具有可共享性和无限供给特点,能优化生产结构和催生新产业模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