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亿网贷“金主”变局摸底
华尔街见闻·2025-07-21 15:51
国有大行退出网贷业务 - 金融监管总局4月发布助贷新规,要求银行对合作平台实施名单制管理,10月生效后国有大行官网公示栏仍为空,被视为退出信号 [1][2] - 2023年起国有大行已主动收缩网贷业务,工行缩减高风险平台合作,分支行申请合作被总行和监管口头拒绝 [6][7][4] - 严监管叠加内部审批趋严,网贷在国有大行近乎绝迹,但因其资金占比已大幅降低(近三年非主要资金源),退出对市场影响有限 [3][8] 中小银行与网贷业务 - 中小银行积极布局网贷,广州银行、承德银行、徽商银行等已公示合作名单,涵盖蚂蚁、京东、抖音等平台 [9] - 中小银行净息差降幅显著(农商行2020-2025Q1降91基点),业务单一使其依赖高收益网贷产品维持利润 [9] - 中小银行资金报价约7.5%,扣除2.2%存款成本后收益5%,但头部平台议价权强势,获客成本件均可达千元 [11][15] 非银金融机构机会 - 消金公司2024年贷款余额1.35万亿元(同比增16.66%),融资成本创新低(金融债利率普遍低于2.2%,ABS利率降至2%) [17][18] - 信托公司通过集合资金计划参与网贷,如爱建信托与信也科技合作,山西信托与嘉银金科合作,部分ABS化后或扩大资金供给 [19][20] 网贷市场结构性变化 - 头部平台依托流量和小贷牌照主导市场,筛选优质客户定价24%,次级客户转介下沉平台并收取流量费 [13][14] - 助贷新规或加速尾部平台淘汰,头部集中份额,但中小银行能否联合抵制流量成本内卷仍存疑 [15] - 网贷利率与LPR脱钩,五年期LPR由5%降至3.5%,但网贷利率仍维持24%法定上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