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中信建投证券王崇赫:股债“双引擎”驱动下,投行服务科创需向“立体化”转型 | 科创资本论
第一财经·2025-07-21 21:50

全球经贸秩序与资本市场改革 - 当前全球经贸秩序面临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服务科技创新成为资本市场改革主线 [1] - 科创板迎来"1+6"改革举措,为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提供更包容的股权融资制度 [1] - 债市"科技板"推出,进一步打通债市服务科技创新的堵点 [1] 股债"双引擎"驱动科技创新 - 股市科创板自2019年开板以来,已聚集近590家"硬科技"企业,总市值超7.9万亿 [3] - 债市"科技板"自今年5月推出,全市场累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超7300亿元 [3] - 股债联动构成"接力赛",科创板提供"资本金",债市"科技板"提供"现金流" [1][3][6] 债市"科技板"政策创新 - 发行主体扩容,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基金等多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5] - 期限结构灵活,鼓励长期限债券产品,设置转股权、收益挂钩等创新条款 [6] - 风险分担更包容,鼓励金融机构及专业信用增进机构参与市场建设 [6] - 信息披露规则简化,允许豁免部分非核心披露事项以保护商业秘密 [6] 投行业务转型与综合服务 - 投行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形成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REITs等矩阵式服务 [2][7] - 中信建投证券建立"投行+投资+研究"金三角模式,发掘早期企业并向产业链前端延伸 [7] - 券商从科创债"承销商"向"承销商+发行人"双重角色转变,通过"承销+做市"提升流动性 [8][9]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案例 - 中信建投证券牵头主承销工商银行200亿元科创债,为首批单只最大规模金融类科创债 [3] - 完成京东方首单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助力其提升技术引领力 [3] - 推动石化资本、北京电控、深创投等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3] 未来展望 - 科技创新债券将更广泛被接受,科技企业融资更顺畅,"耐心资本"持续壮大 [10] - 未来需在制度设计、产品结构、资金来源等维度持续迭代,形成"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10]